IKO直線軸承箱及軸與軸承的合作空隙
將直線軸承裝入軸承座時,應使用輔助工作,防止直接敲擊端面或密封圈,應使用軸承均勻導入,用緩沖板,借助輕輕地敲擊裝入。將光軸穿入直線軸承,必須將軸和軸承的中心線成一直線。若軸歪斜刺進,滾珠可能會掉落或形成保持架變型,而對直線軸承形成損壞。外加載荷應該平均分配在整個軸承上,尤其是接受瞬間載荷時,應使用兩個或更多的軸承。直線軸承不接受旋轉載荷,否則可能導致意外事故。
1、備件和器件以次充好
IKO直線軸承雖然通過引進設備消化吸收及立異取得了明顯進步,但國產紡機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出現競相壓價的局勢。對一些高端的設備及器件,要保證設備所設計的性能和要求,理應選購按國際采購標準的配件、器件與電子元器件。但筆者看到的是,部分紡機廠為了投合紡織廠追求所謂“物美價廉”,不管高端設備嚴格的標準,裝備一些以次充好的備件和器件。筆者親眼所見某廠細紗長車(帶主動落紗)裝備的膠輥、膠圈僅4個月就無法用,高速錠子不到一年就磨損,甚至斷裂。前兩年看到某廠在高產梳棉機上甚至裝備一般曲軌原料,不到一年磨損嚴峻。錫林蓋板隔距無法保證,而同類產品特呂茨勒公司出產的曲軌是按FEM分析法作為改進基準,利用曲軌斜度緩變,改用6點隔距進行調整。因而,期望機械廠與棉紡廠應更深入協調溝通,盡量防止高端設備裝備中低檔部件或器件的不合理做法,棉紡廠在價格上不要采取貨比三家、貪圖便宜的做法,然后影響全體使用性能及最佳作用的發揮。
記得早幾年浙江某廠花費上億元購入幾十臺其時國際上可以在高產條件下(轉杯速度15萬轉/分)出產30英支以上的轉杯紡紗設備,成果該廠用來全部出產低檔8英支紗,由于原料用得差,維修跟不上,成果可想而知。設備原有紡高級高支紗的功用就白白浪費掉了。這里代表適當一部分私營老板的決策及經營形式,即短期行為,盡快把利潤弄到手,不是利益最大化,更不是考慮企業長期發展規劃及參加國際競爭。